欢迎光临大为书画网    今天是: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大为书画网
书画评论
返回上页
您当前的位置:大为书画网首页 -> 书画评论 -> 查阅
王慧智: 略谈高爽和他的山水画


来源:无    浏览次数:3969    日期:2021/1/6

 

编辑: 大为书画网

细路游赏 渐入微茫
——略谈高爽和他的山水画
王慧智 

    山水作为中国画的传统三大画科之一,流传千年,代有经典。其深沉的美学品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建构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不断吸引着众多探索者投身其中。高爽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爽习画多年,后来成为我的弟子。相处多年,我对他有一些了解。他平时话不多,但有时会突发妙语。记得他读研的时候,每天总是一副揣着问题出门的样子,对艺术之外的事情颇有些讷然。
    艺术不可学,亦不可太认真。山水画的传统体量很庞大,精神内核也很复杂,聪明者往往取其一径,便可自开生面、有所发挥。因此,我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告诫他们,莫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是要找到一个自己认可的方向,坚持下去,先做出点东西来才算是迈出了艺术道路上的第一步。高爽听得认真,我问他最喜欢哪个画家,他犹豫片刻说:“好像没有。”我不禁担心:他大概是放弃了一口吞的方式,但对“胖子”还是执念颇深的。不出我的预料,他学得很累。几年下来,我看他从近现代诸家入手向上回溯,不断提炼对笔墨的认识,以今人和古人互为参照,研究图式的演变及其原理,然而随着思考越深入,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高爽<<云外仙居>>

    当下的年轻人正面对着愈加复杂的艺术语境。科技与资本的碰撞不断解构并塑造着社会的结构和形态,人类则经历着越来越频繁和快速的观念更迭。艺术的涵盖范围不断外拓,评判标准日益多元。在人们关于视觉、观念、话语、权力的喧嚣中,山水不发一语、云淡风轻,山水画家不免尴尬。这种尴尬让高爽一时愈加困扰起来:笔墨也好,图式也罢,研究了好些年,才有了些许心得,可这些心得却像油浮于水面,高高地飘在社会的上空,触不到当代群体的心底。
    其实,无非是艺术形式变多了,人们的视线被分流了。
    人们发现艺术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好像也很适合拿来谈论眼前的苟且了。于是乎艺术被当成放大镜、起重机和扩音器,在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实用倾向。古人也不是不谈论苟且,只不过他们有时候会选择把苟且带到田野中,同山水对对话。毕竟社会循环、人生短暂,有些问题终归不太好解决。偶尔望一望远空,才不至陷于一叶障目的局限。其实,只要人们还愿意走进山水,山水画的价值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山水画源于古人的生活,是他们用自我丈量世界时记录感受与认知的视觉表现形式。古人在会心兴起之时忆写过往之路,在劳心苦形之隙畅望远游之期,在自我与天地的互证中看破生死,在悠游与栖隐间发现永恒的桃花源。
    人类自古就怀揣着很多问题,时代逐渐变化,但有些问题永远存在。山水则静静地卧在那里,为好游者留得一条小路,随时等待着他们的到来与探问。人们不断地来了又走,自问自答,他们在徜徉中遇见答案,久而久之也把山水本身看作了一种答案。
    我不知道高爽是否明白了这个道理。他还在继续画着山水,虽然每天仍坚持揣着问题出门,却不像之前看起来那么累了。我想他大概已经放下了吃了几年的“胖子”,开始寻一径之幽了。
    读他近期的作品,天清地迥、云烟氤氲,扶疏的林木间云雾时隐时现,潺潺的溪水畔山居栖隐其中。展目流连,仿佛随作者在山园细路中游赏。然而,细细品味,又不止于此。寒柯细劲,垒石沉着,苍岩欲滴,白水回旋,轻重徐疾间流露着书写者的情绪,墨色交融里快意淋漓。画面里有自然,有传统,有经历。看来早年那些问题,他已经解决了一部分。这就好像,在横看侧看千百遍后,巨嶂和小丘都渐渐退向远方,春岚和秋雨也徐徐连成一片,云林模糊,东庄不再,烟客依稀……一切皆归于微茫之中,只一条小径在枯润浓淡中时而可辨。
    那是他的门径,随时等待着他的造访。

来源: 中国书画报


 
网站首页  |  艺术动态  |   书画名家  |   网上画廊  |   陇原书画  |   书画评论  |   名家访谈  |   创作心得  |   视频之窗  |  
Copyright © 2005-2020 大为书画网 (www.gsdwh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热线:18893142737  13893239127  邮箱:gsdwhm@163.com
地址:兰市州安宁中兴小区7-6-3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本网站所涉及的图片均来自大为书画网  最终解释权归大为书画网所有
网站ICP国家统一备案号:陇ICP备13000632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910号